2012.02.04

這...好羞呀~~~

今天產檢雖又破了等待的新紀錄,上午的診大約等到快3HR,我的天...今年也太多人要生了吧 >"<,等到我都要度咕了...

不過台大的蘇醫師真的好認真...每次一整個早上的診...都會到下午快2點才找一點點時間去洗手間,真辛苦!

先回到主題,因為這週開始小牛的壓迫,阿~小菊花整個很痛啊...只能躺著,加上肚子又大根本無法趴著...壓著真痛 T ^ T

看診時,詢問醫生,醫生說那是正常的...(很和藹又很平常的語氣,但我屁屁心碎啦...)因為小孩變大會壓迫到靜脈

接著又詢問醫生是否可以在生北鼻時,同時解決,醫生居然回答不行! 要等生完後治療三個月,因為痔瘡有可能會消回去(干嘸摳拎??????)

所以只能開藥解痛  啊啊啊啊~~,還是別讓貽兒在肚子裡太大才好...不然...痛啊~~~~~~~~~~~~~~~~

等小牛出生...我要打他屁屁!!(這是什麼老母啊XD),就簡短的報告到這,不能坐太久呀,嗚~~

 


 

痔瘡是「肛門」靜脈曲張!
減少「痔」氣,讓懷孕少痛苦

文/天主教聖功醫院醫療部副院長兼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劉文欽
 

「醫生,我現在懷孕,可是肛門有凸出物;而且會腫脹、疼痛難受,怎麼辦?」「醫生,我想要自然產,可是肛門痔瘡影響,坐立難安,我很擔心會不會影響生產?」

「痔瘡」一般人視為癮疾,而諱於就醫!不論是男性或女性,其實痔瘡是一種共通疾病,並無性別之分。而痔瘡的好發對象,通常是長時間久坐或久站者、易便秘者、長期腹瀉、長期的排便不良、作息不正常、嗜吃辛辣食物者。而女性較易導致痔瘡症狀的原因是「懷孕」。

孕期「痔瘡」症狀明顯,甚至加重!

根據研究發現,懷孕婦女在孕期痔瘡的症狀會隨之明顯,甚至加重!因為胎兒在子宮中長大,造成骨盆腔內空間擠壓,導致肛門附近靜脈血液回流不順暢;同時,為了供給胎兒足夠的氧氣和養分,母體會提升骨盆腔中血液的供應量,此時也會加重痔瘡充血的程度。

而坐月子時,因傳統月子食物的製作方式和養分的提供多屬蛋白質較高的肉類,蔬果的攝取相對不足,易造成便秘。又因傳統的禁忌與特殊飲食的習慣須臥床休養,至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回流受影響,因此,痔瘡的症狀也會明顯的出現甚至加重,造成肛門的痛楚與不便。臨床上,我們會看到懷孕婦女因為痔瘡的發作,經婦產科轉介到大腸直腸外科求診。

臨床案例

陳小姐,28歲,在第一胎懷孕末期時,發現肛門有凸出物,腫痛難耐,到醫院婦產科門診,經醫師診斷為痔瘡後,轉介至本科。因為即將臨盆,所以給予溫水泡盆及局部痔瘡藥物塗抹;為免排便的不順,並處方給予安全軟便劑來幫助患者。

生產時,陳小姐選擇自然生產,由於是第一胎,生產過程較長,用力的結果,肛門整個脫出,痔瘡組織整個腫在肛門外,疼痛不已;生完產一直未見消腫,隨即會診本科。

痔瘡治療與手術方式

對於剛生產完,及一般痔瘡外翻病患,醫師會予以局部麻藥,將痔瘡「復位」,並請病患盡量平躺臥床,給予消腫藥物,24小時後,肛門便會慢慢的消腫。若不復位,痔瘡卡在肛門口外,回流血液受阻,往往愈腫愈大,疼痛會愈嚴重。大部分產婦經處理後,痔瘡均會改善,且在坐月子中不易再發;但也有坐月子吃補,便秘加重,痔瘡有再發情形。

坐月子時,不適合進行痔瘡手術!因為整個會陰,包括肛門組織過度腫脹,若立刻手術,等收縮復原後,會造成肛門狹窄的機會增加,因此先予以復位等保守療法,待1~2個月後再予評估是否需手術;或許痔瘡消腫後也可不經手術,只需進行較簡單的治療方式即可(如:痔瘡結紮)。

先做痔瘡處理,再懷孕!

對於第一胎有痔瘡外翻的病患,若痔瘡一直未消,可於懷第二胎前,先做痔瘡處理後再懷孕,避免重複第一胎時肛門腫痛之苦。

注意肛門保養,讓血液循環良好

簡單的說,痔瘡就是「肛門」靜脈曲張。血管叢腫在肛門,只要熬夜、坐太久、吃辛辣食物、便秘,就很容易如廁時擠壓、破裂出血。這種情形在懷孕的婦女最常見,因為懷孕腹壓增大,血液回流受影響,痔瘡症狀會更明顯。

因此,建議懷孕的準媽媽們,此時要多注意維持均衡的飲食,蔬果、水份多攝取,充足的睡眠、適度運動、避免便秘;若有症狀,可以溫水泡盆,或是淋浴時以蓮蓬頭溫水沖洗肛門,讓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良好,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肛門保養方法。

結語

平時多注意肛門的保養,乃是減少「痔」氣、減少懷孕痛苦的不二法門。若是出現血便、肛門脫出或疼痛時,千萬不要諱於就醫,仍應尋求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的協助才是好方法。

 
(詳文請見2007年八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)

來源:http://www.enfamama.com.tw/stage0/mamabox/s0mama04-57.asp

arrow
arrow

    f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